云计算时代企业IT技术趋势综述
自上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主机时代”,“个人电脑时代”,“互联网时代”,直到今天步入了“云计算时代”。也许两年前人们还在质疑云计算的价值,但随着Amazon等云计算商业的成功,今天的人们早已经停止怀疑,而是积极拥抱这个新时代:业务人员思索如何转型其业务,从而使其更加适应云计算时代,或者如何借用云计算之力,转型其业务模式;技术人员也在探索,云计算时代IT技术如何顺应云计算发展之大势,或者借鉴云计算之理念,发展IT各领域的技术使其更好支撑业务发展,甚至是驱动业务的发展。
让我们审视一下这个时代的主要元素:除了云计算本身外,还有互联网、移动、大数据,社交网络,这五个元素密切交织在一起,互为背景又互为促进,各自延伸并相互结缘,共同编织了这个伟大时代。让我们看一组数据,了解一下云计算时代五个元素蕴含的巨大能量。
Gartner的研究指出,2012年云计算的预计增幅为19%,市场规模同比上一年910亿美元将扩展至1090亿美元;对于互联网而言,两项重要指标衡量它的规模:电商交易额和广告收入,2011年中国电商交易额达到6万亿,美 国互动广告局 近日联合普华永道发表了报告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互联网广告收入达到84亿美 元!再观智能手机,IDC的报告指出2012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4.06亿台;大数据到底有多大?今天全球互联网数据已达180万PB,90%是非结构化的,还在以每年50%的速度高速增长,也就是每两年增长一倍;在刚刚发布的二季度财报中,Facebook日度活跃用户数搞到5.52亿,月度活跃用户高达9.55亿,而国内新浪微博的一组数据显示,新浪微博的用户(包括数量庞大的僵尸粉)每日平均在微博上停留90分钟!
云计算时代五大元素的巨大能量首先释放在了消费领域,深远地影响了人们的做事方式与行为习惯。然而,影响绝不仅限于消费领域。当人们深入思考企业IT的问题时,如成本控制,业务敏捷性、沟通协作、商业决策等,很快发现了与这五大元素的切合点,继而引发了一系列企业IT技术的变革。
笔者如下从IT设备,IT基础设施,业务数据,业务应用、工作效率、软件工程六个方面,综述企业IT技术的重要趋势。
IT设备(IT Facility): 企业IT设备主要包括机房的UPS、空调、机柜、布线等,这些元素在云计算时代呈现出“高密度”、“模块化”,“绿色节能”的趋势。高密度是指对承重、电力、制冷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一个云计算机房的承重应该不小于1.5吨/平米,每个机柜的电力设计应不低于10KW。
模块化是将机柜、布线、空调、供电等元素集成,形成一个互匹配、自包含的单元。模块化的实现有很多形式,颗粒度也差别很大。在业务量变化很大的今天,模块化的独到优势是能更迅速的适应业务量的变化,在业务量增加时能迅速部署,而业务量减少时能更快的释放。
“绿色节能”不仅仅是一个来自社会志愿者的呼声,从企业运营角度,就数据中心运营的10%的成本来自于能源损耗,所以绿色IT、绿色数据中心成为企业IT成本压缩的重要领域,这方面的技术从传统的冷热通道封闭、冷冻水制冷等,发展到喷雾制冷、Free Cooling、甚至是余热回收等,使得数据中心的PUE值显著降低,Google、Facebook、IBM等知名企业建造了大量绿色数据中心,其PUE值非常接近于1。
IT基础设施(IT Infrastructure):企业IT基础设施是指服务器、存储、网络这“三大件”。对于IT基础设施的趋势,相信每一位IT从业者都不陌生,那就是虚拟化与云计算(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Hyper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弹性共享计算也成了各IT厂商追逐热点。
在IT基础设施领域还有一个趋势悄然发生,那就是硬件的“三大件”与软件的“一体化”,一体化区别用通用硬件,也不同于专用设备,而是位于两者中间,支持不同工作负载的软硬件集成与优化。Oracle的Exadata, Exalogic, Exalytics,Cisco的UCS, VCE Block,IBM的PureFlex, PureApplication都属于一体化产品,国内也已经出现此类产品,限于技术水平,目前的状态是“有集成,无优化”。
业务数据(Business Data): 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物联网、社交网络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名词:“大数据”,当今的人类一年产生的数据,超过过去几千年产生数据的总和。一方面,大数据呈现明显的“3V+1C”的特点:Volume(大规模)、Variety(多样性)、Velocity(不确定)、Complexity(复杂性),另一方面,企业越来越希望加强对大数据的把控,希望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分析跟踪舆情、洞察消费者喜好,并及时作出正确的商业决策。
业务数据对于企业IT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而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创新也最为异彩纷呈。首先,两类典型的数据处理工作负载(OLTP, OLAP)分别遇到了性能瓶颈,高速并发对于追求ACID的OLTP而言,首先出现性能瓶颈的是其锁机制,而对于OLAP而言,磁盘I/O是其主要瓶颈。为解决这些瓶颈,各大IT厂商都推出了各有特色的创新性技术,这其中主要包括:分布式技术(计算、存储)、RDMA、FPGA、大表扫描技术、数据分层、数据压缩、索引与分区等等,仔细分析各家产品,可以发现几乎在每一项技术中,各厂商都有相竞争的创新技术,此处笔者简略摘取几例有关IBM和oracle的技术对比:Oracle的Exadata采用分布式锁机制,IBM的DB2 PureScale直接引入其主机中采用的集中锁机制;Exadata采用PCI flash card复制热数据,DB2 PureScale采用Easy Tier技术;Exadata采用Smart Scan,IBM Smart Analytics System采用Piggy-back scan等等,这类技术创新非常之多。
此外,因为Hadoop在分布式领域应用的大获成功,以及NoSQL在对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能力,两者已经成为传统Data Warehouse的必要且有竞争性的补充,企业IT厂商已经推出类似产品。鉴于对分布式数据库的三个目标CAP(一致性、可用性、分区容忍性)的不同偏好,已经出现数十种NoSQL系统,可见此领域创新之密集。
业务应用(Business Application):业务应用包括ERP, HCM, CRM, BI等,支撑着企业正常的业务运营。传统上,这些业务应用功能繁多、安装复杂、运维困难,环境封闭,交付单一,这些特点在云计算时代均被颠覆,呈现出“四化”趋势:平台化、服务化、移动化、社交化。
平台化有多层含义,一方面,业务应用的开发、测试、发布、运营等各个环节,都在云计算平台上进行,这些新型业务应用天然具备云的特点,例如高横向扩展性等;另一方面,传统ERP, HCM, CRM的厂商,逐渐将自己的套装软件发展成为平台,以平台即服务(PaaS)的方式交付。服务化是指业务应用的厂商告别单一的套装软件的交付方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在线服务的方式进行交付,对用户而言意味着减少了运营负担,而应用厂商而言意味着更快的交付。移动化是指企业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缩地的访问业务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鉴于目前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通微博等社交网络,面对自己的客户与合作伙伴,传统ERP,,HCM,CRM等呈现社交化的趋势,有的是自己开发一个社交网络,而有的是与既有的流行社交网络(如Facebook, Twitter等)直接集成。
工作效率(Business Productivity): 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大量的IT系统、流程、工具,而这些大量的系统、流程、工具往往彼此关系松散,用户的获取十分困难,而随着web2.0的发展、移动设备的普及,企业用户追求更加便捷的办公IT环境,企业工作效率体系呈现如下四个趋势:
协同/社区化,传统企业OA向协同/社区化转变,进一步打破部门壁垒、更容易分享、协作;集成的办公环境,体现在信息获取,业务流程,工作交流,效率工具,会议系统等的整合;搜索(Search),搜索成为企业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人机交互方式;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员工习惯携带自己的移动设备进入办公环境,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的挑战。
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 软件工程的目标依旧是更快更敏捷的交付高质量的软件,当出现问题能时能快速修复。今天,Agile拥有越来越多的实践者、相关工具也日益普及,SOA作为一种架构理念也深入人心,而进入云计算时代,软件工程进一步发展,出现更多的理念与趋势。
首先是DevOps,这个由Development与Operations连在一起的缩写,代表着开发测试与运营的融合,持续集成,持续交付,这个理念首先源于互联网企业,进而被传统企业IT所采用,可以有效的提升交付速度,传统套装软修复一个问题经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而采用DevOps的方式可以将周期压缩至30分钟。DevOps对目前企业IT中广泛采用云计算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在传统IaaS服务上需要增加能涵盖软件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借助云的快速部署能力,可以很快的部署开发测试环境,自动运行大规模测试脚本,并且可以很方便的复制客户环境。DevOps与云计算天然相关,与软件的新型交付模式——在线服务方式也天然相关,但是DevOps作为一种理念,也可以用于提高传统套装软件的交付速度与质量。
在云计算时代,企业IT更多的接纳、支持开源,不管是套装软件还是在线服务软件,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开源的死对头——微软成立一个专门的开源子公司,用于发现、利用开源的机会。看似是微软在开源面前的低头,其实背后的一个道理却不容忽视——当软件采用在线服务的方式交付时,用户还在乎服务背后的软件是开源还是闭源吗?
笔者在写这篇博文时,曾经想将其命名为“互联网对企业IT的影响”,或者“消费IT对传统企业IT的影响”,后来考虑到这不能概括本文的所有内容,于是改名为“云计算时代企业IT技术趋势综述”。即使如此,读者一定可以看到,本文的绝大部分技术创新都是源于互联网,源于消费类IT。的确,这一波技术创新大部分发迹于互联网与消费类IT领域,而传统企业IT很好的发现了利用这些技术的切合点,因此引发了企业IT领域的“二次创新”,而这些创新带来的变化就是:更高效,更敏捷,更贴近业务与用户。
出处:http://joyale.blog.51cto.com/2698460/947230
抱歉,暂停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