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雾里的云计算 【4】-转载自邓侃博士的博客

【5】是云计算,还是云存储?
Gadgets的目标是方便大家建网站。但是单靠gadgets,建网站的工作还是不够方便。
通常网站有三个组成部分,1. 网页,2. 业务逻辑, 3. 数据存储。如果说网页相当于商店,那么业务逻辑相当于车间,而数据存储相当于仓库。商店,车间和仓库三者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当属车间。
Manufacture in old time Courtesy http://www.atlantic-cable.com/Cables/1857-58Atlantic/Cable-Manufacture.jpg
车间管理可以大致概括为两件事,1. 工艺流程,2. 资源调度。工艺流程关心的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才能生产一个完整的产品。资源调度的问题是,哪个工人,用哪台机器,在哪个时间,做什么。
网站的业务逻辑处理,大致来说也分业务流程和资源调度两部分。
流程的设计,每个网站不尽相同。譬如有两个网站,一个招聘人才,另一个销售图书,它们的业务流程非常不一样。但是销售图书的网站,与销售电器的网站,它们两者的业务流程相对比较接近。
流程设计千变万化,而资源调度却有章可循。所谓计算机资源,无非是这五种东西,1. CPU,2. RAM,3. Disk,4. RAM-Disk IO,5. Network。资源调度,无非是优化使用这五种资源,使之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分配来的工作。
优化使用这五种资源,目标挺明确,实施起来却相当不容易。一日偶遇一仙人,谈到计算资源调度优化的问题,仙人说,他有一套五行八卦的优化办法,用中国古代智慧,解决当今科技难题。我把仙人的办法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
1. 五行相生相克,系统优化不能偏执单一资源的优化。
2. 系统的总体效率需要一个测度,这个测度被称为“阴阳度”。
3. 阴阳度不是五种资源的简单加权和。阴阳度与五行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关系可以参照河图洛书来确定,譬如规定五行中土的阴阳度为0,河图数零点的阴阳度为-5,洛书数零点的阴阳度为-10。
4. 时刻监控系统总体的阴阳度,阴阳度变化的正常模式可以分为太极,太虚以及太一三种。
5. 当阴阳度的变化偏离了正常的模式,就需要对系统进行调整。调整的办法参见“说卦”中的六种范式,即洛书逆式,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神也者,洛书顺式,和乾坤六子。
仙人的办法听上去很有美感,但是操作起来却有难度。正在困惑之时,听到Google宣布,“我有办法解决资源调度问题,你们只须专注于业务流程”,确实为之感召。
Google的解决办法,是AppEngine。 Google AppEngine logo Courtesy http://img.genbeta.com/2008/04/google-app-engine.png
问题是,Google AppEngine真得能够优化任何业务流程的资源调度吗?
譬如有人想建一个人才招聘网站,招聘的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Google打算劝说这个人把网站建在Google云计算平台上,做为技术支持,AppEngine应该提供哪些功能?
Recruiting process business logic Courtesy http://www.infoq.com/resource/articles/seven-fallacies-of-bpm/en/resources/job_application_process.jpg
猛一看,觉得很容易,流程清楚,算法简单。只需要把流程中诸多环节,归并成几个模块,即大功告成。
再看看,事情没那么简单。整个流程不是从头到尾一次走完,譬如interview会有好几次,然后过几天才会发offer。所以,应当把整个流程的每个模块独立出来,封装成服务,每个服务能够独立运行。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平时不用,不占资源。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还有一个好处,是便于重组业务流程。譬如系统上线以后,发现在面试(interview)以前,还需要添加一个电话约谈(phone screen)的环节。如果流程中每个服务都能独立运行,添加新的服务就很容易,不至于造成牵一发动全身的局面。
SOA的结构设计,有很多优点,但是仍然有遗留问题。如果同时有很多人使用这个招聘网,系统的吞吐量需要随之加大,怎么办?增加系统吞吐量的办法,有两条思路。
第一种办法是购置多台机器,每台机器上安装所有服务。当很多人同时使用招聘网的时候,把他们的需求均匀转发到各个机器上去,这样每台机器的负载都不大,但是整个系统的吞吐量增加。
第二种办法的效率更高,它可以用数量较少的机器,达到和第一种办法相同的吞吐量。或者,用相同数量的机器,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这种办法首先分析每个服务耗费的资源,譬如CPU时间和RAM空间等等。然后给资源耗费量大的服务多分配几台机器,以免它们成为整个业务流程的瓶颈。
第二种办法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实现起来有些难处。首先是如何监控和分析每个服务的资源消耗,其次是如何自动把服务从一台机器转移到另一台机器去运行。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提多线程的办法呢?所谓多线程是把多个任务交给多个线程去完成,这些线程交叉使用CPU,IO,Disk等等资源,减少使用这些资源前的排队时间。多线程的办法,关注的是每个服务的实现细节。而我们刚才讨论的,是服务与服务之间怎么整合的问题,所以,是不同层面的问题。
又有人问,为什么不提MapReduce之类并行处理的办法?与多线程一样,MapReduce关注的是每个服务的实现细节,是不同层面的问题。
回到前面的问题,如果Google打算劝说大家把网站建在Google云计算平台上,做为技术支持,AppEngine应该提供哪些功能?
1. 开放更底层的APIs,而不仅仅是Python的APIs。便于第三方开发人员,实现逻辑复杂,以及资源使用方式复杂的模块。
2. 提供IDE,方便第三方开发人员,把模块封装成符合Google云计算平台规范的服务。
3. 开发调度工具,用于监督各个服务资源消耗,分配合适的机器去负责各个服务运行等等。
4. 开发预警和修复工具。开放自己的平台,去运行第三方人员(外人)开发的服务。对于Google来讲,有理由提高戒备,预防云计算平台崩溃,万一崩溃了,能够迅速修复。
这四个功能,AppEngine目前都没有实现,所以云计算平台,对于第三方开发人员来说,暂时不是计算平台,而是存储平台。

云里雾里的云计算 【3】-转载自邓侃博士的博客

【4】云计算大战,Google出招
两军对垒,通常双方阵线连绵数十公里。在发动进攻的时候,很少出现全线推进的情况。相反,进攻往往出现在有限几个突击口上。集结强大兵力,在几个突击口上猛烈打击,期望在敌方阵线撕开缺口,然后向敌方纵深挺进,分割敌人阵线,再逐个合围,各个击破。
巴巴罗萨战役 Operation Barbarossa Courtesy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4/Operation_Barbarossa.png
大公司之间竞争也有类似特点,双方都有很多产品和服务,而且功能类似,这就像战争中两军对峙的阵线。当一个公司向对手发动竞争攻势的时候,往往选择少数几个产品,大做广告和其它市场推销活动,以期迅速扩大在相关市场的占有率。这类似于在战争中,选择突破口,集结兵力,发动冲击,企图撕开敌军阵线。
譬如Google Docs,虽说它上线已有相当时日,但是从没有见到Google大规模宣传这个服务。所以Google Docs与Microsoft Office,是对峙的阵线,而不是发动进攻的突击口。
Google在云计算战役中,选择的突破口是什么产品和服务呢?答案,Google gadgets。
Google gadgets Courtesy http://www.elanso.com/U/Db3/b3a49166ba7dcceb2221664c2e6181f1/128317955143437500.gif
Google gadgets简化了建网站的工作。每个网页可以视作多个元素集成,譬如上面显示的网页包含6个元素,从左上到右下分别是天气,时钟,日历,YouTube视频,生活小窍门,以及搜索。网页元素,portlet,这个概念早在1999年就已经出现。Google gadgets是portlets的一种实现方式,与其它实现方式相比,Google gadgets的优势是使用方便。
譬如某人想建一个网站,在网站的首页的下方,想插入一个搜索框。他不用担心如何去实现隐藏在页面背后的搜索引擎,他要做的,仅仅是在网页的HTML里,插入几行 JavaScript。这几行JavaScript,不仅在页面上显示了一个搜索框,而且更重要的是把这个网页与Google的云计算平台联系在一起。每当用户输入搜索请求时,这段JavaScript就把用户的请求,转发给Google搜索引擎,然后接收Google搜索到的结果,并显示在网页上。
Google gadgets的意义在于,不再像以往的产品那样,在电脑本地获取服务和内容。Google gadgets的服务和内容,来自于Google云计算平台。譬如以往的时钟,显示的时间是由电脑自己演算出来的。如果系统设置错误,时钟就有可能出错。但是Google gadget的时钟,它的时间不是电脑本地演算的,而是从Google云计算平台索取的。只要Google云计算平台不出错,只要网络链接正常,即便电脑本身的设置出了问题,Google gadget时钟也照样准确。
Google gadgets不仅可以给建网站的人提供便利,基于同样原理,Google又推出了Google desktop gadgets。它给千千万万普通的电脑使用者,带来多样化的,时尚的服务。
Google desktop gadgets Courtesy http://vishnus.name/blog/files/vishnu_yahoowidgetmemoryuse.jpg
有人说,Google gadgets让电脑弱智。因为一旦Google gadgets大行其道,电脑就无需强大的CPU和存储空间,它所需要的无非是浏览器,接收用户的请求,转发给Google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提供内容和服务,然后浏览器接收这些来自云计算平台的内容和服务结果,并且把它们显示给用户。
其实,企图让电脑弱智的,不仅仅是Google云 计算,早在1996年,Oracle总裁Larry Ellison就提出过网络电脑(Network computer)的构想。网络电脑的功能,仅限于浏览器,而内容和服务来自于网络服务器端。与Google云计算平台不同的是,Larry的构想是,网络服务器端最好是Oracle的数据库以及Oracle的应用服务器。
十多年过去了,Larry的构想没有成为现实,原因有三,
1. Network computer的卖点是便宜,因为与传统PC相比,NC无需昂贵的CPU,内存和硬盘。但是近十年来,PC的价格迅速下跌,NC的卖点失去了吸引力。
2. Larry Ellison设想的,以Oracle Database为核心的网络服务器,没有提供很好的可扩展性,也没有提供大量的有吸引力的应用。
3. 网络带宽的发展,没有超过PC计算能力的发展。
十年后的今日,以Google云计算平台为代表的网络服务器集群,比Oracle Database有了长足的改进。不仅可扩展性更好,而且Google提供了很多能吸引人的服务,譬如搜索,视频(YouTube),地图等等。
同时,虽然网络带宽的发展没有超越PC计算能力的发展,但是至少在很多地区,网络带宽不再是制约网络服务发展的瓶颈。
Network computer失败的三条原因中,两条发生了变化,所以,Google拾起老概念,换上新包装,向微软发起攻势。其战略目标,无非是弱化PC本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增强对Google云计算平台的依赖性。
下一步Google gadgets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请注意,目前绝大多数gadgets都是单向使用Google云计算平台所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而缺少促进用户上传新的内容和新的服务的gadgets。
所以,不妨大胆预测一下,Google下一步将非常热衷推出像论坛(forum),维基网页(wikipage)这样的gadgets。通过它们,促进用户给Google云计算平台上传用户生成的数据。
进一步,Google将投入巨大资源,发展AppEngine。AppEngine的用处是方便用户开发新的服务逻辑,并且在云计算平台上运行这些新的服务。但是AppEngine的开发,势必遇到很多技术上的困难。详细分析,我们留给下一篇来讨论。

云里雾里的云计算 【2】-转载自邓侃博士的博客

【3】Google云计算的矛头指向谁?
有一次听一位IT业长者指点江山。长者说,“Google像一个阳光少年,一路顺风顺雨,张张扬扬。让人羡慕,招人喜欢。而微软像一个稳健的中年人,一路风吹雨打,过五关斩六将,毁誉参半。对于它的支持者而言,它是令人敬重的领袖,对于它的竞争者而言,它是令人敬重的对手,无论如何,微软是令人敬重的。”
问及电脑的killer applications,长者说了三个,1. Email,2. Office产品系列,包括Word,Excel和PPT等,3. Web。Email和Web都是泛称,不特指某家公司的产品,但是Office系列是微软公司的产品。长者这样的表述,足见他对微软的推崇。
很少有人不知道微软,但是很少有人很了解微软。随便问两个问题,1. 微软哪一年成立的,2. 微软在哪个城市成立的,有多少人答得上来?
微软是在1975年4月,于新墨西哥州的Albuquerque市成立的,后来搬到了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郊。从那时到2008年6月30日,Bill Gates掌舵了33年。然后把CEO的宝座让给了Steve Ballmer,自己则专心致志去散钱搞慈善去了。
Bill Gates舍得捐出自己绝大部分家产,这个心胸让所有地球人叹服。但是Bill为了保证他的基金会平稳运转,自己退休的同时,让微软一员老将,Jeff Raikes跟着他离开微软,出任基金会的CEO。Jeff Raikes离职,对于微软而言,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这么讲?
微软有三个产品系列,
1. 大家熟悉的XBox游戏机,是微软the Entertainment and Devices Division的拳头产品。这个部门是微软从单纯的软件公司,扩张到家电行业的触角。虽然XBox的成功毋庸置疑,但是它能不能给微软带来丰厚的利润,是摆在这个部门,尤其是其掌门人,Robbie Bach面前的巨大挑战。
2. The Platforms and Services Division,去年7月份被一分为二。一个专注于改善Windows操作系统,另一个负责在线服务。原来的掌门人,Kevin Johnson,挥挥衣袖离开微软,去Juniper Networks出任CEO。
新的两位掌门人中,有一位是我们中国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的陆奇。从复旦毕业后,陆奇留学美国CMU,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拿到后,经历了短暂的动荡,1998年陆奇加盟Yahoo。他从工程师干起,扎扎实实,一路升到副总裁。2009年1月,陆奇学长离开Yahoo,出任微软Online Services Group的president。他的职责是,领导微软对抗Google。
2009年,争夺互联网霸主的大戏正式开演。

云里雾里的云计算 <wbr>【2】

陆奇博士 Courtesy http://news.cnet.com/i/bto/20080619/qi_lu_mugshot_cred_yahoo_sm_300x422.jpg
3. 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评价,好坏参半。但是对于Microsoft Office系列产品,业界基本上交口称赞。负责Office部门的原掌门人,就是刚才提到的Jeff Raikes。

云里雾里的云计算 <wbr>【2】

Jeff Raikes Courtesy http://i2.sinaimg.cn/IT/it/2008-01-11/U58P2T1D1967790F13DT20080111134704.jpg
2009年上演互联网争霸赛,微软与Google双方的战略意图相当明显。
1. 微软以陆奇为主帅,强攻Google的核心业务,网络搜索。
2. Google砸重金推广云计算,挑战微软的拳头产品,Outlook email系统,和Office产品系列。
攻防战的关键,在于寻找对方的软肋。
[1] Microsoft Outlook vs Google Gmail
Microsoft outlook email系统的软肋,在于它的后台系统不够稳定,容量也不容易扩展。对于用户而言,经常会遇到Outlook服务器联系不上,以及存储空间不够的麻烦。
看准这两点,Google把Gmail系统的号召力定位在,1. 稳定性,2. 无限的存储空间。Google之所以敢于这么叫阵,本钱就在于云计算平台。
当然微软也不会示弱,它们反制的着力点在于保密性。
譬如有一家企业叫foobar,Google的销售人员游说到,“别用Outlook了吧,那玩意儿经常掉线,而且隔三岔五地骚扰你说,存储空间没有了,请立刻删除不必要的emails。你的emails都很重要,怎么能删呢?用我们的gmail吧。”
Foobar公司的IT主管说,“我们公司的邮箱地址是@foobar.com,换成@gmail.com,不仅不方便,而且也有损于我们公司技术实力的形象。”
Google的销售人员说,“不用换邮箱地址,表面上看仍然是@foobar.com,用户也可以继续使用Outlook桌面工具,但是后台服务器被悄悄地换成了Gmail的云计算平台。”
Foobar公司的IT主管心思有点动摇。
这时候,微软的销售人员上门,说到,“听说你们想把email后台系统换成gmail?这可需要一点勇气。你们把公司所以emails,存放在Google的平台上,万一Googler偷窥你们的emails,贵公司的商业机密,。。啊,哈哈。”
所以,为Google进言,欲挑战微软outlook,必先解决gmail的保密性。也就是其它公司的emails虽然存放在Google的云计算平台,但是Google能够提供足够的技术保证,即便是Googler有意偷窥,他们也看不到。
[2] Microsoft Office vs Google Docs
Microsoft office 产品的软肋,在于所有文件存放在电脑本地。
譬如我在办公室写了一个设计草稿,通过email把文本发给一个同事审阅。晚上回家后,查看email,收到同事回复,说他做了一些文字上的改正,修订版本放在email的附件中,同时建议多加几个插图。我加了几个插图后,文件尺寸变得很大,email发了很久,还是没有顺利发出。于是我把文件存在U盘上,第二天上班后,拿给同事看,然后进一步修改。
Google的销售人员游说到,“你这样左一个文本,右一个文本,不仅不容易找,而且修改过的内容很容易遗漏。用Google Docs,就可以省掉所有这些麻烦。文本放在Google云计算平台上,无论你是在办公室里,还是在家里,你都可以对同一份文本进行修改。而且你可以与你的同事共享这个文本,他也可以对同一份文本进行修改。”
我问,“万一我不同意同事的修改怎么办?”
Google的销售人员回答,“没关系,就像wiki一样,所有修改都有记录。如果需要,你可以恢复旧版本。还有,如果你需要查找几年前你写的另一份文件,你不必记住名字,只要一搜索就可以从故纸堆里找出来。”
于是我心旌动摇,准备建议领导把公司的设计文档全部放到Google Docs里去。这时候,微软的销售人员上门了。“听说你要建议把公司所有机密设计文件,转移到Google Docs中去?不怕Googler偷看呀?”
我说,“Google已经提供了解决方案,给我们所有文件加了密,密钥掌握在我们手里。即便Googler想偷看,他们也看不到。”
微软的销售人员说,“这样就好,安全第一。另外,你们的设计文档格式很简单吗?示意图怎么画,Google Docs有类似于微软Visio那样的工具吗?还有,如果你要比较两份不同的文件有什么差异,Google Docs有没有微软Word那样‘比较与合并’ 等等功能?”
微软反制的着力点在于,Google Docs的所有操作都在浏览器里完成,所有功能都通过JavaScript实现。受制于JavaScript的限制,Google Docs在功能上,不仅目前赶不上Microsoft Office,而且预计在相当长的未来,也不可能与之抗衡。

云里雾里的云计算 【1】–转载自邓侃博士的博客

有一次去开会,台上的人在讲云计算。我问身边的听众,“听懂了吗?感觉如何?”
听众答,“云里雾里的,感觉特神秘。”
我说,“这说明讲员讲得好。有没有注意到寺庙里的气氛也很神秘?不神秘,就没有崇拜。不崇拜,你怎么肯掏钱买香火?”
【1】云计算要解决什么问题?
1997年,Google的两位创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找Andy Bechtolsheim募集投资。
Andy问,“你们打算做什么?”
Larry和Sergey答,“打算把互联网上所有网页都下载,然后建一个搜索引擎。”
Andy说,”把互联网上所有网页统统下载?!需要多大空间?

几个Giga不行吧,几个Tera也不行吧,几个Peta,几个Zetta?。。。嗯,我看几个Googol也许才能撑得住。知道Googol吗?就是10的100次方,就是一个1后面拖100个0!”
估计是Andy觉得这个项目不太靠谱,所以给的钱不多,只有1百万美元。只有这么一点钱,如果去买高端的存储系统,显然是不够的。走投无路的情况下,Larry和Sergey决定用PC之类便宜的机器,组建一个机器集群。先凑合着用,等以后数据量增加以后,再购买更多的PCs,扩大集群的容量。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从中可以看到Google集群,也就是Google云计算的核心,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1. 大规模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海量的数据。
2. 随着业务的发展,新的数据源源不断地增加,存储空间需要相应扩大。用术语讲,这叫可扩展性,scalability。
3. 系统的硬件设备必须便宜,通常使用大宗产品(commodity),譬如PC,或者价格便宜,中等性能的Dell server。
4. 便宜的硬件设备,经常死机。所以在设计这个集群的时候,必须保证不能因为个别机器死机,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也就是系统的稳定性要好,reliability。
【2】从Google集群到云计算,云计算的商业模式
起初Google集群是供内部使用的系统。Google为什么要开放这个系统,包装成云计算平台,给外界使用呢?
这要从Google的商业模式说起。Google的绝大多数收入来自于广告,其它产品和服务的收入十分有限。其它产品包括Google盒子,这是给企业内部网用的搜索引擎。把Google盒子安装到企业内部网,企业员工就可以搜索企业内部的文档,包括可以公开的文档,也包括仅供企业内部查阅的资料。虽然技术很新颖,但是卖得并不好。据ZDNet的报道,2008年度,Google盒子的收益,占Google总利润的份额,不到2%。
云里雾里的云计算 <wbr>【1】

Google search appliance, 俗称Google盒子。 Courtesy http://mytwentyfive.com/blog/wp-content/uploads/byme/Google%20Search%20Appliances.jpg
单一的收入来源,抗风险的能力差。譬如经济危机一来,各个企业的广告预算缩减,势必影响到Google的利润。怎么办?挖掘自身的优势,发现更多卖点,搞多种经营。
Google的技术优势在哪里?有人说,Google的搜索结果精确,所以PageRanking算法是其精髓。其实,算法容易模仿复制,即使几年前PageRanking是Google的独家秘籍,但是今日各大搜索引擎,都有类似算法。
让Google独步天下的是它的集群。2006年,Google集群的规模 是45万台机器。两年过去了,有人推测现在的规模又翻了一番。由于Google从不公布准确数字,所以大家只能靠Google给硬件厂商下的订单推测。
推测虽然不准确,但是即便是10万台机器的规模,在历史上也是从无古人的,在当代也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超大规模的集群系统已经经历了10年的实际运行,在实践中被证明,它是可靠的,是可扩展的,每台机器的价格也是低廉的。完全符合上一节列举的四个要求。
但是如何依靠这个独门神器挣钱呢?思路有两条。
1. 做hosting,数据托管。其它企业不用建自己的数据中心了,把数据存在Google的集群里得了,每个月交点托管费。
2. 不少Google的应用服务很有人气,譬如Gmail,Gtalk,Reader,Online docs,Picasa,Google earth还有YouTube等等。这些服务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完全是免费的。但是Google从来没有说给企业用户使用,也是免费的。譬如某家商店,开了一个网站,网站上需要贴很多照片,还要给个地图给顾客引路。这个商店不需要自己动手建照片存储中心,也不需要开发技术难度更高的地图软件,只要调用 Google提供的相关服务就好。商店建网站是为了赢利,所以Google当然要向商店收钱。
第二个思路还有个副产品,那就是给Google创造更高的流量。流量越大,说明观众越多。对于广告商来说,哪里观众多,就愿意在哪里投放广告。所以,如果第二个思路能给Google带来更高流量,那么会吸引更多的广告,给Google带来更多的广告收入。
Google的高管们一合计,觉得有钱途。于是乎,大张旗鼓地制造舆论,educate the market。
造舆论,讲究的是措辞的简练,气势的磅礴。这个新的服务叫什么? 用工程师的语言,准确地定义,应当是“超大规模的,可扩展的,低成本但是高可靠性的服务器集群系统”。Google市场部的人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既不简练,也没有气势。
研究来研究去,于是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这个概念粉墨登场了。

我想问一下,云为什么会产生呢?是因为现在的哪里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传统的三段论式的网站结构,无法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无法同时服务于海量并发用户,更不要说在不改变网站结构的前提下,扩展数据存储和并发处理的能力。
鉴于此,云来了。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经典语录选

1.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压力,哪个更重要
2.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他们不断的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3.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之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4.知道可能面对的困难和痛苦,在死亡的恐惧中不断挣扎,而仍然能战胜自己,选择这条道路,才是真正的勇气.我认为这样的朱重八才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战胜自己,不畏惧死亡的英雄。
5.人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有用的坏人和无用的好人。
6  遇到恨透一个人,想要拿刀去砍人的时候,用张定边的事迹勉励一下自己,不要生气,修身养性,活得比他长就是了。
7 每一种主张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势力或者利益的群体.
8  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样做——拿破仑
9 简单的占有是小聪明,暂时的放弃才是大智慧。
10 和善慈悲的面孔用来应付服从他的人,残暴凶狠的面孔用来对付他的敌人。
11 这才是朱棣真正的可怕之处,一个能够忍耐的人,一个能够压抑自己欲望的人。
12 其一“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其二,“人生就是战斗,战斗就有权谋”。
13 人生最痛苦的地方不在于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在于知道了结局却无法改变。
14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15 他告诉我们,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16 读书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书读得好,不代表事情能处理得好,能列出计划,不代表能够执行计划。
17 获得胜利的关键在于隐忍的耐心和准确的判断。
18 这也是朱元璋一生的信条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19 即使你的敌人无比强大,即使你没有好的应对方法,但只要你有敢于面对强敌的决心和勇气,你就会发现,奇迹是可以创造的。
20 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一定是先进的武器和士兵的数量,而是人的决心和智慧。
21 朱棣用他精彩的表演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死人往往比活人更好利用。
22 朱棣是一个无赖,他可以使用任何他想用的方法,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行。而朱允炆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不知道,对付无赖,要用无赖的方法。
23 在我们的思维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盲点,而创造性思维就是专门来消灭这些盲点的。所谓创造性思维并不一定是提出多么高明的主意,很多时候,这种思维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很多人都知道和了解的,但问题在于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些方法。
24 战争的胜负往往就决定于那再坚持一下的努力
25 真正的气节总是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在面对屠刀时体现出自己的气节。这种气节才是真正的勇气。
26 因为他懂得一条重要准则:暴力不能解决一切,却可以解决你
27 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挑战这一准则的人必然会被历史从强者的行列中淘汰,历来如此。
28 相信很多人都曾被问到,你为什么要读书?一般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建设祖国,为国争光之类,而在人们的心中,读书的真正目的大多是为了升官、发财,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但事实告诉我们,为了名利去做一件事情也许可以获得动力和成功,但要成就大的事业,需要的是另一种决心和回答–为了读书而读书。
29 一个重要而简单的原则不要做你不擅长的事。
30而杨士奇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其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刚出道时要低调,再低调

如果可以

如果可以

如果可以


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留在大同
不要那些所谓的理想,不要那些所谓的奋斗
不想去北京上海打拼奋斗
就一起留在我们熟悉的小城—大同
每一条街道都能叫出名字,每一个邻居都认识
听到熟悉的大同话
一个电话,半个小时
人就聚齐了
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留在大同
陪着我们的爸妈
无聊了一起去太原、北京玩一趟
开个车几个小时就到恒山了
过年过节几个朋友窜窜门吃顿饭
谁要是不来,打个车几分钟就到他家门口
直接拖出来
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留在大同
嘴馋的时候
去随便哪个烧烤摊上吃个烧烤,去大西街逛个夜市,从街这头吃到那头
水果出来的季节
开着车去田里摘西瓜
西瓜都是一袋一袋的往家买
因为便宜又好吃
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留在大同
冬天的时候一起推雪人
夏天去悬空寺逛逛,晚上在御河生态园溜溜
真不行就去红旗广场的肯德基坐一坐
累了就随便找个KTV呼朋唤友
打打台球,斗斗地主,还有团在某个朋友家打个霍龙 输赢都在这个圈子
每个人的我都熟悉,知根知底
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留在大同再去我们的母校看看
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留在大同
等我们工作了
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不用天天加班到10点
不用没有节假日
不用周周出差
只要8点上班,5点下班
不想做饭了就回家蹭顿饭
洗完碗 擦完地
还可以陪爸妈散散步
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留在大同
看着朋友结婚,每个人的婚礼都能参加
等我们有了孩子
我们要让他们也天天在一起玩
让我们成为世交 他们也成为发小
时不时的几家组个团,开车去、溜溜转转
他们看世界,我们看他们
让他干爹干妈一大堆
过年压岁钱多的拿不了
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留在大同
等父母老了我们可以天天陪着他们
等我们老了也有子女天天陪着我们
走不动了还可以坐下来一起回忆咱年轻的时候
商量着什么时候再去趟北京
什么时候再爬趟恒山
什么时候再……
把年轻的事情都再做一遍…
如果可以
一群老头老太太80了还是很不正经的胡侃着…
如果可以……

Hadoop

hadoop

hadoop


一个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由Apache基金会开发。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高速运算和存储。Hadoop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简称HDFS。HDFS有着高容错性的特点,并且设计用来部署在低廉的(low-cost)硬件上。而且它提供高传输率(high throughput)来访问应用程序的数据,适合那些有着超大数据集(large data set)的应用程序。HDFS放宽了(relax)POSIX的要求(requirements)这样可以流的形式访问(streaming access)文件系统中的数据。
Hadoop 是一个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框架。但是 Hadoop 是以一种可靠、高效、可伸缩的方式进行处理的。Hadoop 是可靠的,因为它假设计算元素和存储会失败,因此它维护多个工作数据副本,确保能够针对失败的节点重新分布处理。Hadoop 是高效的,因为它以并行的方式工作,通过并行处理加快处理速度。Hadoop 还是可伸缩的,能够处理 PB 级数据。此外,Hadoop 依赖于社区服务器,因此它的成本比较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Hadoop带有用 Java 语言编写的框架,因此运行在 Linux 生产平台上是非常理想的。Hadoop 上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使用其他语言编写,比如 C++。
Hadoop并不仅仅是一个用于存储的分布式文件系统,而是设计用来在由通用计算设备组成的大型集群上执行分布式应用的框架。

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